咨詢熱線:15181328887
微信掃一掃
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加好友
彩燈文化
林繼富簡介:
亞細亞民間敘事文學學會會長,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,中央民族大學教授、博士生導師。
自貢給我的第一印象當然是自貢的燈會。因為我一直做民俗研究和民俗文化遺產,所以對自貢燈會有很深的情結,這次有機會來到自貢,親臨燈會現場,對我來說可以讓我從一個非?,F實的層面去理解自貢人的生活。燈會、彩燈不僅僅是一種文化,不僅僅是一種產業(yè),更多是一種生活,是自貢人的一種生活方式。所以,我覺得彩燈既是一種文化生活,又是一種生活文化。
從生活層面理解彩燈更加切合實際。燈會是中國古老的文化,也是中國人古老的生活方式。這種文化生活、生活文化從古至今仍然在流傳,仍然在人們的生活中間發(fā)揮作用,這是有一定原因的。我們無數的文化,在歷史的流變中被淘汰了,叫做大浪淘沙,留下來的都是精華。我查到的資料中,最早的燈會就在四川,在東漢時期順帝時代,有一個人叫張道陵,傳說祭祀的方式是燃燈祭祖,這種形式,是我們目前知道的最古老的原始燈會。
燈會把我們拉回記憶生活。記憶有三種非常重要,每個人都有記憶,都在尋找記憶。第一,我們記憶的東西都是有情感的;第二:我們記憶是選擇的;哪些對我們有用我們便留下來;第三:記憶是有功能的;我們所有記憶的資源、記憶的文化、所有留下來的傳統(tǒng)都是我們記憶的結果。那么燈會,包括自貢燈會,這樣的文化被我們記憶下來,自然跟我們生活密切相關。
自貢燈會的產業(yè)化與我們生活緊密聯系。燈會產業(yè)化與我們生活緊密聯系,自然就應該和我們記憶的選擇密切相關。所以在開發(fā)產業(yè)的時候,有一個問題是:哪些我們可以做?哪些是不可以做的?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